2014-08-11 22:30:31
我一直对梦和写作之间的联系怀着好奇。后来看到Naomi Epel的书Writers Dreaming,便兴奋不已。Epel不仅同样对梦和写作的关系产生好奇,还访问了二十六位美国作家关于梦的创作经历,并将这些作家的宝贵经验集结成书。在这本书中,著有《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的谭恩美便说是一个朋友死后自己所做的梦直接激发她开始文学创作。此后梦在她的写作中便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我确实感觉如果我曾寻找创作素材的来源,我所需要做的就是回到梦里去”(288),谭恩美说。更有趣的是她的创作体现出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当我试图放弃对意识的控制,写作中我运用的那种想象很像在做梦”(284)。Epel很难才采访到的斯蒂芬·金也提到曾在小说中象征性地间接使用自己的梦境(134),他的创作方式,同样犹如做梦。“我作为作家的一个功能就是醒着做梦,”斯蒂芬·金说,“这像是两端的浅睡:当你刚去睡觉的时候和刚醒来的时候。但在这中间,整个世界都消失了,而我能看得更加清楚。”(141)而我所喜欢的非裔美国作家Gloria Naylor更直言不讳自己创作的时候是在做白日梦。甚至有一次她苦于寻找不到一部小说合适的结局,就干脆回到床上躺着,直到那个结局如同梦一般浮现为止。
将自己的讲座集结成书《梦开始的地方》(From Where You Dream)的教授B更是潜意识创作的大力推崇者。和很多作家不同,从一开始他便强调要在疲累的时候写作、在昏昏欲睡的时候写作、在刚刚醒来的时候写作——总之,是趁自己的意识不甚清醒的情况下创作,摆脱显意识的干扰和掌控。“当你能进入那种状态,”B教授说,“那你便能真正写好了。”他以前的学生、最近获得文学大奖的Adam Johnson便在一篇文章中承认为了寻找这种无意识创作的状态,自己曾经在高速公路上开着汽车,将笔记本放在驾驶台上一只手飞快地写作。据说只有在这种头脑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他才不会有意识地去控制故事的流动和走向。
